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执行公开>发展规划
分享到:
索引号: s220354-0301-2021-0003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南昌市自然资源局新建分局 生成日期: 2021-12-09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南昌市望城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及解读
  • 浏览量:
  • 字体【      】

南昌市望城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解读

1.1 规划背景

2015年8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昌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同意撤销新建县,设立南昌市新建区,从产业结构上将告别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道路,迈上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新台阶。撤县设区不仅为南昌市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还能有效避免南昌市与新建县在产业布局、市政建设等方面容易出现的项目雷同、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等问题。其后,2016年6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以望城新区为主体的新建长堎工业园升格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2019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将江西新建长堎工业园更名为江西新建经济开发区。作为南昌市“西进”战略的主阵地,全省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南昌市重点打造的“四大新城”之一,经开区已形成了以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及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食品、材料制造、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南昌市望城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5版)于2015年开始编制,2015年06月批准实施,规划编制面积为54.76km2,后经历了两轮修编,目前正在实施的是第三版,基本保持了2015版控规的空间形态及用地结构。原规划编制时间较早,编制面积较大,限于当时情形,未考虑到撤县设区的因素,主要是依据《新建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把望城新区作为原新建县(现新建区)的独立新城组团考虑,未与九龙湖片区、南昌市中心城区形成有效的衔接,为使望城新区更好地融入南昌市中心城区,与九龙湖片区充分衔接,适应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管理要求,特开展《南昌市望城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工作。

1.2 规划范围及规模

基地位于南昌市西南部,新建区中心城区西部。规划范围北至望北大道、南至昌栗高速、东至西一环高速、西至石埠大道,总面积约为39.11平方公里。(见图1.1)

本次规划修改部分主要包括九望新城及武功山大道以北的局部地块,面积共计约20.2平方公里。(见图1.2)

规划范围图                                本次规划修改范围图

1.3 上位及相关规划解读

1.3.1《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在编)

本规划处于2001版总规即将到期,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本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共同承担,到目前为止,该规划主要内容表述如下。

(1)战略定位

通过深入研究国家、江西省对南昌的要求,结合新时期的发展机遇与自身优势,初步确定了四个战略定位:区域中心城市、先进制造基地、国家历史名城、鄱湖魅力水都。

(2)发展目标

南昌市的发展总目标是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标杆城市,同时确定了三个阶段的分目标: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率先实现现代化,成为绿色发展的典范城市;2050年,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居民生活更加幸福,全面实现中国梦。

(3)城市规模

规划确定到2035年南昌市中心城区人口为440-470万人,用地规模为440-470平方公里。

(4)空间格局

规划形成“一区双城、三轴五副”的都市区空间结构。“一区”是指中央活力区,由南昌老城与红谷滩核心区组成,融合商务行政、休闲娱乐文化、高品质居住、产业等多种功能,是全市的核心功能区和标志性战略区域;“双城”是指以赣江为轴的南北双城,南北双城共同构成南昌市的主城区;“三轴”是指江北发展轴、山湖发展轴、昌抚发展轴三条城市发展轴;“五副”是指赣江新区、高新区、南昌县、望城、湾里五个以专业化功能为动力引领,职住自我完善的副城。

(5)对规划区的规划要求

规划区位于昌西南地区。梳理国土空间规划对望城新区的要求为:望城新区所在的昌西南地区是南昌市“一主四副”副城之一,是城市未来拓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望城新区位于昌西南地区发展主要轴线上,未来将承接旧城功能外溢,并作为南昌市高端制造、休闲康养等新型产业承载地,是产业、居住、服务高度耦合的城市发展潜力区。新形势、新要求下,规划要加强整个昌西南地区整体发展控制,望城新区与九龙湖等周边地区要交通互联互通、功能优化互补、生态廊道成网、市政设施要共享。

较原上位法定规划,《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对规划区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本次规划结合新的发展背景进行适当调整。

1.3.2《南昌市西南片区发展战略规划》(2017年)

(1)规划范围

总体研究范围:新建区2021平方公里(上新建75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35.8平方公里,北至杭南常铁路,南至昌栗高,东至城市西外环,西至石埠大道。

(2)总体发展战略

区域协同:辐射赣西,北承主城,打造西南门户

产业兴城:重点引爆,创新引领,营造城市价值单元;

生态营造:廊道绿心,特色小镇,塑造山水新城;

交通链接:外联内优, 多元缝合。

(3)发展规模

建设用地规模约180km²( 包括新建旧城与望城工业园),预计可承载产业人口约 65万人。其中高端制造业就业人口约25万人,消费性服务业就业人口约15万人,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口约20万人,田园服务业就业人口约5万人。

(4)空间布局方案

形成“双核、双廊、三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双核:石埠产业新城、滨江科技新城;

双廊:新型产业服务走廊、知识经济创新走廊;

三片区:昌西南创新产业示范区、都市绿色创新实践区、滨江创新发展服务区。

(5)主要系统支撑

分类分层组团网络。规划形成四类26个组团,其中产业组团(产业价值单元)5个,综合组团4个,生活组团(城镇)8个,特色田园小镇9个。

功能全面的道路系统。以“三个全面”为目标打造新建最高效的道路体系。全面快速化,延伸两翼城市发展区,形成“一横三纵”的快速路网格局;全面功能分流,按产业运输——城市服务——田园休憩分区进行流线组织,根据功能打造差异化特色路网;全面对接中心城区,缝合西环路两侧,主动融入中心城区的路网体系。

战略化的公共项目预控。结合南昌现状公共项目缺项,承接区域公共服务功能,提出大型公共项目预控建议,带动片区发展。

(6)对规划区的规划指引

发展定位:昌西南片区核心区。北部片区发展高端制造产业,南部片区定位新城综合生活。

发展路径:通过产业先发展、吸引人口集聚,带动综合新城的建设,实现“产城融合”的城市目标。以此形成两轴两心四片的城市空间格局。

1.3.3《新建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根据《新建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确立新建县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城市规模和城市空间结构分别为:

(1)城市性质:南昌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昌市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物流基地,山水宜居休闲城市。

(2)城市职能:规划确定新建县中心城区的城市职能为:

江西省层面:江西省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城市;

南昌市层面:南昌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昌市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物流基地、重要的文教区;

县域层面:新建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山水宜居休闲城市。

(3)城市人口规模:(现状)2010年:新建县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27.8万人;(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32万人;(中期)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36万人;(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45万人。

(4)城市用地规模:(现状)2010年,新建县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为26.16km²,按照现状27.8万人口来计算,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94.1m²/人;(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4.8km²,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9m²/人;(中期)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9.0km²,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8m²/人;(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6.4km²,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3m²/人。

(5)发展方向:主要发展方向沿新建大道向西发展,打造城西新区,同时依托工业五路向南发展,打造云湾组团教育科研区和望城新区。

(6)空间结构:中心城区的总体空间结构为——一城两片,四轴三心三组团。

1)“一城两片”指结合南外环路及杭南长铁路两侧绿化廊道、形成中心城区内横向贯通的生态廊道,将规划区自然分为南北两片,北片为长堎片区, 南片为望城新区。

2)“四轴”中西外环路、武功山大道交通发展轴为交通发展轴,是中心城区对外联系的重要依托,也是水、电等市政公用设施进入中心城区的主要通道;文化路城市发展轴、云湾路城市发展轴、新鸿大道城市发展轴则主要承担了中心城区内部各个组团之间互相联系的作用,是引导车流及人流活动的主要通道,是未来中心城区公共活动最为密集的开敞空间,也是公共建设最吸引人的界面。

3)“三心”为三个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县城商业服务中心、县城行政办公中心、望城管理服务中心。

4)“三组团”分别为:县城组团、云湾组团、望城组团。

县城组团:该组团范围为西外环高速以东、黄家湖路以南、昌湾大道以北、昌九大道以西,面积约为20.6平方公里。规划定位为:以商业服务、行政文化、居住休闲功能为主,传统风貌与现代气息兼顾的县城核心区。

云湾组团:该组团范围为西外环高速以东、南外环路以北、昌湾大道以南、302国道以西,面积约为17.0平方公里。规划定位为:以科研教育、居住功能为主的城市新区。

望城组团:该组团范围为杭南长铁路以南,面积约为31.8平方公里。规划定位为以产业为特色,集配套居住、商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产业区。

对规划区的规划指引

规划区解读:《新建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是规划区上版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直接依据,该规划把望城新区定位为:以产业为特色,集配套居住、商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产业区。建设用地面积20.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7.5万人。这轮总体规划是“撤县设区”之前编制而成的,面对新的形势和外界条件,望城新区的发展定位与发展理念均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具体反映到城市空间布局也与现状建设、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等存在很大的不同,对规划区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有必要对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也进行修编调整。

1.3.4《南昌市新建区九望新城城市设计》

(1)功能定位

规划围绕“生态、科创、智慧”三大主题理念,将九旺新城打造成为:

活力阳光福地,生态创新智城

重点发展科创研发、康养休闲、文旅度假、互联网、教育研发、医疗服务、商贸服务等产业,并与其他城市组团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建设智慧城市,通过信息网络将这些产业载体和市民生活无缝衔接起来,真正成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城。

(2)规划结构:“一核两环、三轴三片”。

一核:望城新城核心;

两环:沿梦山生态漫步环、望城安居乐活健康环;

三轴:梦山大道发展轴、武功山大道发展轴、抚州大道发展轴;

三片:行政金融商贸活力片区、智能创新研发互联片区、休闲文化生态旅游片区。

(3)主要规划策略

规划策略一:生态为底为脉

以大梅岭生态空间为本底,借助城市总规预留的大型绿带空间,由武功山西向东做生态渗透,肖峰河南北渗透,最终融入南昌中心城区生态空间,形成望城新城的生态主脉。再由主脉顺着主干道延展出生态支脉,最后由支脉串接各街区的生态绿地,组成望城新城的完整生态脉络。

为保证新城良好的生态系统,结合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规划提出主脉宽度大于60米,以保证植物的多样以及鸟类和小型动物迁徙和繁衍。支脉大于30米,以满足鸟类和小型动物的生存的环境。街区生态绿地应满足植物多样化种植和减缓地表径流的要求。

规划策略二:产业聚合成带

顺应赣江经济东西向联系的流向,产业集聚成带。立意为“紫气东来”。一方面,红谷滩政务区和老城区公共服务和高端生活服务功能沿着武功山大道由东向西带状展开,打造未来多功能复合新都心。这里将集聚工业互联网、数字产业、教育康养、生态文旅、度假休闲等复合型的服务业功能。

另一方面,红谷滩和九龙的高端商务办公服务业沿着武功山大道与抚州大街和未来的轨道4号线由东向西带状延展,更好地为东部片区提供产业服务职能。这里将集聚总部经济、科创研发、商贸服务、开发区转型提升等功能和产业。

北面的生产区和高端商务办公服务业沿着武功山大道与抚州大街和未来的轨道线由东向西带状延展,同时梦山大道等城市主路链接南北两大片区,北部片区将更好地为南部片区提供产业服务职能。

其中,金融商贸活力行政片区包括总部经济、科创研发、行政办公、商贸服务、行政办公、医疗康养、高端社区、体育运动等产业。智能研发制造互联片区包括智创、物联、工坊、养生、工业互联网等产业。

规划策略三:公园串城筑心

公园设计以“绿色脉搏“为主题:与城区虚实衬托望城新城:绿脉串城(设计概念)。在生态主次脉络以及由经济流向生发的产业板块基础上,结合城市服务的便捷程度,形成望城新城与新丰新城的三大板块中心,分别是“幸福之心”新都心、“活力脉搏”主题都市活力中心、“创新之眼”总部经济中心、“商贸之链”服务中心,这些中心都通过公园或绿带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一”形中央公园的设计通过“脉搏调动”来塑造特色,向东西南北方向发展,形成望城新城的另一立意。

规划策略四:社区塑街塑圈

构建“邻里服务、工作+生活单元、1-3KM”的日常生活圈。依据出行距离划分三个层次的城市生活圈,包括基础生活圈、日常生活圈和机会生活圈。规划以基础生活圈为单位构建社区街坊,提供基本服务功能;以日常生活圈为单位构建社区中心,提供邻里服务功能;以健康医疗、创新服务、文化休闲、旅游度假构建“机会生活圈”。通过街道和生活圈策略,打造高品质生活社区。

(4)对规划区的规划指引

该规划设计对武功山大道以南区域,确定了“城西门户·科创新都”的目标定位和“一心一廊两轴三片”的规划结构,以及双“井”字发展骨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项目策划与布局优化。本次规划基本落实,并结合相关专项规划研究,优先尊重现状、保障底线,进一步具体的用地布局安排。

1.4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2006年);

(3)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5)《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

(6)《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2014版);

(7)《江西省城市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2007年);

(8)《南昌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9)《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10)《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在编);

(11)《新建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12)《新建县望城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3)《新建区教育布点专项规划》;

(14)《新建区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

(15)国家、江西省、南昌市其他相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1.5 规划原则

遵循城市发展战略,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指导,充分体现望城新区自身的特点,同时考虑建设时序,协调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本规划能合理地指导片区的建设,确定以下四项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依托片区内生态本底条件,塑造生态城市格局,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资源。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保证开发建设量不超出本地区的环境容量,不以牺牲环境为发展的代价,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品质优先原则。进行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规划,为居民创造优美的环境、配套完善的设施、构建便捷的交通,以高品质环境助推城市的开发建设。

(3)刚弹结合原则。城市的建设非一朝一夕,规划中充分考虑现状条件和远期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刚性控制,弹性发展。运用分期开发策略,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可操作性原则。结合南昌市新建区规划管理和土地出让的实际,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并以此提出系统的管控措施,以便规划落到实处,指导城市开发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