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分享到:
新建区:秸秆综合利用 “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 发布时间:2021-11-19 09:12
  • 来源: 新建区人民政府
  • 作者:
  • 浏览量:
  • 字体【      】
南昌新闻网

大型机械正在压实打捆秸秆

秋收结束后,如何处理遍地散落的秸秆成了政府关心、农户烦心的问题。近日,新建区以秸秆试点项目建设为契机,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大力推广秸秆就地就近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应用,变废为宝,告别传统的焚烧还田方式,让曾经的“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初冬时节,新建区联圩镇广袤的田野上,大型机械正在稻田里来回穿梭。短短几分钟时间,一个个草料包就从机器的“大嘴”中吐出。这些压实打捆后的秸秆错落排放在田间,成了丰收后的新景观。

而在不远处的秸秆收储中心,农户们正忙着将打包好的秸秆码放整齐,准备制作有机肥料。“秸秆收储上来以后,一方面会提升第二年的春耕效率,另一方面对解决土壤板结问题也有很大的帮助。把地里的秸秆清理干净,病虫害会大大地减少,第二年的施肥量、用药量就会大幅度减少。”联圩镇农户熊颖志告诉记者。

这边的秸秆收储热火朝天,另一边的加工生产也同步进行。在联圩镇一家秸秆加工转化基地,一条植物纤维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行。打包好的秸秆投入生产线后,经过粉碎、除尘、发酵等工序,全部变成了生产肥料和地膜的优质原材料。江西衡壤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主管邹华告诉记者:“通过秸秆深加工项目,让秸秆从农田里来,再回到农田里去,把普通的秸秆变成高附加值的成品,实现区域内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在另一家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基地,江西楚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青储饲料、有机肥料两条生产线正忙碌不停。有机肥料生产线上,工人们把秸秆与粪污以1:1的比例混合,经过高温处理后加入菌种,再进行好氧发酵10天左右,就成了合格的有机肥。“通过收储和加工体系建设,企业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培养出最优质的土地,养殖出品质更好的牛羊,实现秸秆循环综合利用,最终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产业化格局。”江西楚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海军说。

记者了解到,新建区现有粮食播种面积131.7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总量80万吨左右。2021年该区积极整合筹措资金21755万元,在原来10家社会化秸秆收储组织的基础上,新建了1个10万吨级的秸秆综合利用深加工厂和2个秸秆初加工收储仓库。通过逐步完善秸秆收储运销体系,2021年新建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预计将达92%。(贺登毅 南昌日报记者 张代艳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