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全面加强和改进涉企服务,巩固和扩展全区“千名干部进万企”大宣传大走访活动成果,深化服务企业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营造亲商、爱商、安商、护商的发展环境,区行政审批局(区营商办)起草了《新建区关于建立服务企业长效化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目的依据
根据《南昌市2021“转作风优环境”活动年方案》(洪办发〔2021〕4号)和《2021年新建区“营商环境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精神起草。
主要内容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产业第一、项目至上、企业为重、服务为本”的理念,按照“定人员、定职责、定时间、定进度”的四定原则,建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常态长效联系帮扶机制,由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推进挂点联系企业商户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主动跟踪服务,畅通受理渠道,积极为项目和企业解决用工、能源要素需求、物流运输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和商户提供主动高效服务,全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的“新建样板”。
二、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强化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在坚持现有四套班子领导成员挂点联系帮扶企业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成立新建区服务企业长效化工作领导小组。
三、服务范围
按照“精准、务实”的要求,在2021全区“千名干部进万企”大宣传大走访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准帮扶,常态长效。对全区40189家市场主体开展联系服务帮扶,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全覆盖,其中:企业12523家、农民合作社602家、个体工商户27064家。实际联系服务帮扶市场主体数,每月进行一次动态调整。
四、责任分工
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帮扶”和“联系乡(镇)必须联系企业”的原则,区领导负责分管行业和联系乡(镇)、开发区(园区、管理处)辖区内企业的帮扶工作。并按照“重点问题重点解决”的原则,明确联系重点帮扶企业,进行重点帮扶。
(一)分层分类,建立专业化精准帮扶机制。区直行业主管部门结合企业的性质,进行精准对接,了解企业对市场的需求与诉求,提供解决路径和专业的业务咨询、业务指导,为企业的发展抢时间、提效率,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少走“弯路”。对行业领域规模较大、行业代表性较强的重点企业和商户,建立工业、农业、商贸服务业、建筑业、食品行业、文化娱乐业6个行业服务帮扶组,由相关区直行业主管部门主动认领,精心选派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协调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人员作为帮扶专员,定期开展精准服务。区直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重点帮扶企业的实际需要,按照主要责任部门帮扶职责,制定具体帮扶方案,明确责任领导和负责股室,建立帮扶台账,加大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成效。
(二)上下联动、建立网格化全覆盖服务体系。依托乡(镇)、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村(社区)服务中心等基层组织机构,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动态,指导和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致力打通企业服务的最后“一厘米”。各乡(镇)、开发区(园区、管理处)为辖区内企业帮扶的主体责任单位,实行 “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实现各类企业商户帮扶专员全覆盖, 为企业送政策、解困忧、帮发展。要参照区帮扶工作机制,突出重点,制定帮扶方案,建立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工作台账,深耕服务企业“责任田”,实现辖区内企业商户帮扶工作“真帮实帮”。
(三)打通堵点,建立智能化企业服务综合平台。聚集影响营商环境方面的难点、痛点、堵点,以企业诉求直达、政策推送、服务落地、反馈评价等功能为切入口,着眼于打造及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等功能于一体的“政企通”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功能是实现涉企服务“五个通”:政策通、诉求通、融资通、供需通、服务通,为网格化、专业化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方面便于随时掌握企业信息与动态,精准推送涉及企业的相关政策,收集企业的意见建议;一方面企业可以在线上直接实现政策兑现,反映诉求等,企业办事咨询更加省心省时、便捷高效。
五、主要任务
注重企业和商户的市场主体作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坚持一企一策,分类服务帮扶,促进企业商户发展和项目建设。
(一)推动政策落实。
(二)完善服务企业平台。
(三)协调解决问题。
(四)推动项目建设。
(五)关心企业家成长。
(六)优化企业周边环境和社会环境。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责任落实。
(三)增强主动服务。
(四)明确纪律要求。
(五)完善制度保障。
关联稿件
南昌市新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新建区关于建立服务企业长效化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