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索引号: l864814-0203-2022-0011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新建区发改委 生成日期: 2022-10-12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南昌市“十四五”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 浏览量:
  • 字体【      】

为贯彻落实国家《江西省“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我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源头控制、过程治理、末端利用的原则,突出重点、疏堵结合,科学系统治理,加快推进全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保护好南昌“一湖清水”,助力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树立生态绿色发展理念,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基础方向,大力优化种养业布局和结构,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大力提升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准确把握局部与整体关系,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治理方案,紧扣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统筹推进种植养殖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坚持以案为鉴,围绕种植、养殖等重点行业进行深摸细排,举一反三,抓好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的整改,强弱项、补短板,推动治理工作见成效。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强化政府统筹规划、政策扶持等作用,积极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注重正向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共治。

三、 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与监督指导模式和有效机制初步建立,治理能力、监测监管能力明显增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更加紧密顺畅,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缓解,对水体等生态环境的影响显著降低。农业化学投入品减量增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农药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8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7%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9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5%以上,水产养殖污染得到有效管控。充分发挥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作用,提高带动效益。

四、主要举措

(一)优化农业生产发展布局

根据全市自然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各区域功能区划目标要求和环境质量现状,因地制宜优化调整区域农业生产发展布局。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局,巩固提升粮油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循环农业,深入推进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积极争取水稻等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和油菜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模式,推动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加强养殖水域滩涂空间规划发布和养殖证发放管理。(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除单独列出的外,均需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湾里管理局落实,不再列出)

(二)推进农业产地环境改善

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集成驱动,以化肥减量增效为重点,聚焦水环境敏感区域,集成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加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改进施肥方式,推广侧深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施肥方式,示范推广缓释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有机肥替代推动,以果菜茶优势区、粮食主产区为重点推动粪肥还田利用,减少化肥用量,增加优质绿色产品供给。引导地方加大投入,在更大范围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化肥减量增效重点县要明确减量增效目标任务、技术路径和主要措施等,深入推进南昌县、进县县、新建区3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建设。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培育扶持一批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肥料统配统施社会化服务。鼓励农企合作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

推进农药减量增效。以鄱阳湖周边地区为重点,全面开展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集成示范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引导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结合,带动群防群治,提高防治效果,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稳定在45%以上。开展农药经营标准化门店创建,大力推进安全科学用药培训,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逐步淘汰高毒高风险农药,加大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应用,提高农药利用率。持续巩固提升40个市级病虫害监测点,构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一批智能化、自动化田间监测网点,提高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水平。(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在粮食主产区推广机械化深翻还田、快速腐熟还田等科学还田技术,建设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秸秆还田示范区,集成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改造提升秸秆机械化还田装备;因地制宜推广秸秆生物有机肥利用,系统发挥秸秆耕地保育功能。大力推动秸秆“五料化”利用产业发展,鼓励养殖场和饲料企业利用秸秆发展优质饲料,推动秸秆实现过腹还田、变废为宝,有序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能,因地制宜发展秸秆固化、生物炭等产业,优化农村清洁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育秧基质等秸秆基料,引导开发人造板材、包装材料等秸秆原料产品,提升秸秆附加值。因地制宜的推广大球盖菇种植、秸秆异地覆盖果园等成熟技术,探索推广双孢菇种植等新型秸秆循环利用模式,扩宽秸秆消纳渠道。开展专业化、精细化运管服务,培育秸秆收储运服务主体,建设秸秆收储场(站、中心),构建秸秆收储和供应网络,完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严格禁烧管控。(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进农膜回收利用。严格落实农膜管理制度,推广普及标准地膜,因地制宜调减作物覆膜面积。示范推广一膜多用、行间覆盖、适时揭膜等技术,积极开展加厚地膜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示范推广,降低地膜残留污染风险。强化市场监管,禁止企业生产、采购、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地膜,促进废旧地膜加工再利用,培育专业化农膜回收主体,支持建设农膜储存加工场点,健全农膜回收网络体系。在全市主要农业县区探索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落实农膜回收主体责任,强化农膜规范处置利用,从农膜质量、覆膜栽培工艺、回收、处理利用方式等多个环节,推动“生产-使用-回收-处理利用”一体化的农膜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建设,开展常态化、制度化监测评估。

(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信局、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建设。加强灌溉水质监测与管理,严格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以降低氮磷等污染物流失对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为目标,确定优先治理区域,完善农田区域的“沟-渠-塘-堰”排灌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沟、塘等,连通水系、建设生态缓冲带、生态沟渠、地表径流集蓄与再利用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因地制宜推广农田排水调控、循环利用、坡耕地径流拦截、生态净化等技术,减少氮磷流失,有效降低农田面源污染负荷。(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水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

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推行畜禽绿色健康养殖,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粪污处理利用配套设施,积极推广节水节料、高床养殖、生物发酵床等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推广精准配方饲料,严格执行饲料卫生标准,持续开展兽药减量行动,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生产与使用。根据土地承载能力,优化畜禽养殖布局,根据区域种植、养殖现状,构建“以种定养、以养协种”种养结合模式。落实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

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坚持绿色种养循环,依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因地制宜推广“畜-沼-果(菜、茶、稻、草)”、第三方集中处理等模式,培育粪肥利用收贮运为一体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粪肥就近就地还田利用,巩固和提升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质量。(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养殖污染曰常监管。依法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严格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压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养殖场主体责任。完善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监管,将全市非禁养区规模养殖场全部纳入直连直报系统管理,提高监管水平。指导规模养殖场制定年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建立完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组织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和运行情况检查,建立行业指导与部门监管协同机制。进一步发挥我市现有无害化处理场作用,积极实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信息化监管,不断提高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率。(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进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养殖规划管理,清理禁养区内“三网”养殖,已批准养殖的区域按照养殖容量等相关要求规范网围养殖。组织开展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启动十万亩绿色高标准池塘改造行动,加强鄱阳湖南昌湖区周边养殖尾水处理设施提升, 对全市池塘改造进行统筹谋划、分期推进、逐步实施,以县(区)为试点单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改造模式,示范带动全市高标准养殖鱼池改造深入实施。禁止河湖水库投肥养殖,鼓励发展不投饵滤食类、草食类网箱网围养殖。推广以渔控草、以渔抑藻等净水模式,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发展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多品种立体混养及稻田综合种养等养殖模式,推进水产养殖装备现代化、生产管理智能化。严格执行地方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进池塘养殖清洁生产和尾水资源化利用。加强养殖尾水治理及资源化利用试点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县(区)政府、养殖企业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尾水治理建设力度,通过进排水改造、生物净化、人工湿地、种植水生蔬菜花卉等技术措施,推进养殖节水减排,实现全市涉渔县区养殖尾水治理试点全覆盖。结合本地实际,根据不同地域特点、池塘及养殖品种差异,按照实用、简便、美观、整洁等要求,实施复合人工湿地、“三池两坝”、池塘底排污、工厂化循环水等尾水处理改造。推进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淤泥等固体废弃物集中资源化利用,推进水产养殖清洁生产。规范工厂化养殖企业排污口设置和尾水排放监管。(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监测评价及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加强技术支撑研究,重点突破农田面源污染防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农膜综合利用等技术模式和产品装备,严格执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关技术标准,全方位指导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建设,因地制宜设置监测点位,探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长期监测,评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实施效果。探索在水环境敏感区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通量监测和负荷评估,梳理优先治理清单,分析农业面源污染对流域水质的影响。建立健全常态化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机制。(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强化工作指导,形成工作合力。项目县相关部门建立定期会商、协同推进、督导评估的工作机制,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县级人民政府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要扎实推进已建项目实施,发挥好已建成项目作用,确保项目落到实处。

(二)强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中央资金、鼓励地方统筹资金、大力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完善农业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市场主体,建立健全与财政支持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生产生态“双赢”,有效激发农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新增项目县要建立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投入保障体系,推动投资方向由生产领域向生产与生态并重转变,投资重点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倾斜。

(三)强化科技支撑。紧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之间存在的技术瓶颈,围绕种植、养殖等关键领域,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合作,集中科技力量重点攻关研发一批适合各地实际的优质安全、节本增效、高效适用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关键技术、产品和装备。新增项目县要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机构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协助开展实施方案编制,负责项目全程技术指导,确保技术措施落地。

(四)加强考核评估。完善各级工作协调调度机制,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指导与监督,强化考核问效,持续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有关考核评价体系,以考核促落实。项目县要强化组织管理、政策支持与项目实施,确保取得预期效果。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信用约束机制,实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制度,依法依规对农业企业等失信主体实施惩戒和限制等约束性措施。

 (五)做好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新媒体、电视、广播等形式,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纳入项目县党政领导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体系,引导农业生产相关方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及时总结先进治理模式和经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讲好农业绿色发展故事,营造崇尚生态文明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