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综合新闻
分享到:
【我为群众办实事】新建区:转化学习教育成效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发布时间:2021-06-19 09:43
  • 来源: 新建区人民政府
  • 作者:
  • 浏览量:
  • 字体【      】

“以前种田买化肥买农药都要借点钱来,现在几乎很少借钱,也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在我有自己的大棚,村里也有分红,加上我们也在这里务工,基本上生活不愁了。”谈起生活上的变化,象山镇河林村脱贫户熊西平感叹道。

图片

群众无小事,点滴暖民心。连日来,河林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产业带头人、村民代表、党员代表来到村里的果蔬基地,撸起袖子、卷起裤腿,围绕群众需求,传授农业种植技术、普及农业科技知识,让党史学习教育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见成效。

图片

田畴千里绿,兴农正当时。仲夏时节,走进新建区象山镇河林村,一座座果蔬大棚错落有致、一田田荷花争相绽放,一幅秀美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在蔬菜大棚里,脱贫户熊西平正和驻村第一书记曹龙友一起采摘成熟的瓜果。看着金灿灿的圣女果,熊西平越干越有劲,2018年脱贫后,勤劳能干的他在去年又承包了一栋大棚,自己的收入也多了一份保障。 

图片

熊西平只是河林村11户脱贫户中的一员。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河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变美了,产业兴旺了,百姓生活好了,贫困户人均收入由2014年不足2600元增加到2020年17000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4年零元增加到2020年31万元, 河林村成为全市精准脱贫示范村。

图片

脱贫不返贫,全靠产业带。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河林村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成效的有力抓手,切实强化工作责任,紧盯具体办实事事项,明确具体措施,把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逐步扩大并升级扶贫产业,做长产业链,培育多元化扶贫项目,不仅拓宽了脱贫户的增收渠道,而且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片

针对菜农、果农反映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积极协调南昌市科协“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专家与农业产业户进行对接活动,现场将科学种植、园区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经验传授给菜农、果农;针对村级扶贫产业基地周边水塘及排涝渠道一直制约着产业发展的问题,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协调区水投组织人员进行施工维修,并明确专门的驻村干部、村干部负责跟踪协调。

图片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象山镇党委政府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不断丰富学习教育形式,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到为群众办实事上来,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增强产业,保障带贫益贫利益联结机制。目前象山镇河林村、井岗村、新增村、永丰村、大桥村、郭家村沙口河等地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河林村已形成了600亩莲藕养殖基地;398亩恒温果蔬基地;309亩河蟹基地;156亩鸭莲共生基地。其中扶贫产业达707亩,生态养殖每亩产值达7000元、大棚农业每亩产值达8000元。

井岗村扶贫产业基地规模达200余亩,主要种植百香果、西瓜、红心柚砂糖橘、圣女果等,年收益2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新增村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特种养殖生态农业园综合开发项目;永丰村投资500余万元发展苗木、花卉、果树、蔬菜种植基地产业;大桥村投资700万元打造海昏大道沿线徐家自然村精品示范村、七彩村及荷花景观带项目。

“下一步,河林村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专家,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扶贫产业提质增效。”新建区象山镇河林村第一书记曹龙友表示,我们今年的扶贫产业的果蔬的销售在去年的基础上大概提高20%左右,我们想依托科技的力量,着眼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乡村特色种植、旅游等产业发展,从群众最现实的利益抓起,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进展。

河林村只是新建区产业扶贫结硕果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新建区先后培育了石埠西岗村千亩芦笋基地、流湖菌菇基地、流湖淑溪村湖羊饲养基地、铁河东阳村板鸭食品基地等21个产业项目,投入金额达到2764.99万元,实现了全区22个“十三五”贫困村产业项目全覆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